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
黃河奇石博物館
同源堂
柳青文化園
“文學陜軍”讀書專區
滔滔黃河激流奔涌,孕育出豐饒的自然景觀;“東渡黃河”崢嶸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文壇巨匠聲名顯赫,根植出深厚的文學底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吳堡縣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近年來,該縣緊抓省市建設沿黃生態經濟帶機遇,按照“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初步形成“一心(即石城)、二線(即陸上旅游環線、黃河水上游樂線)、三區(即文化教育及戶外運動區、窯洞民宿度假休閑區、黃河風情觀光體驗區)”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實現旅游規模由小及大、旅游層次從低向高的快速“蝶變”。
科學規劃定位 構建全域旅游框架
“出門前我特意查看了吳堡縣的旅游攻略,發現這里的景點還挺多,交通也便利,我們計劃一天自駕到4個景區打卡?!苯?,來自榆林市區的高婷帶著好友去吳堡游玩,短短一天的行程讓她對吳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黃河二磧又名吳堡大同磧,是一段洶涌澎湃的激流險灘。3年前,該縣開始為黃河二磧量身打造配套旅游設施,利用湍急水流優勢,在此舉辦了兩屆漂流大賽,隨即黃河奇石館、觀景塔、首漂黃河七勇士雕塑等人文景觀也應運而生。黃河二磧是吳堡縣重點打造的以黃河風情觀光、漂流探險為主題的黃河水利風景旅游項目,憑借沿黃公路沿線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發展前景矚目。
雖然吳堡境內景區數量多,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選擇到吳堡游玩的游客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縣串聯景區的交通體系不完善,景點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景區的吃、住、游、娛、購等服務功能缺失。
針對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該縣經過認真研究,高標準編制《吳堡縣全域旅游規劃》,真正做到規劃一張紙、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到一幅富民美景引領、一系列政策扶持、一套機制保障、一條路徑推進,實施了吳堡石城、橫溝溫泉、黃河二磧、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岔上鎮蟠龍古鎮、柳青文化園、同源堂國學館、張天恩故居等多個旅游項目。
同時,計劃投入1.6億元,推進清大公路提升改造項目,實施張岔路改造提升工程,全力實現縣域旅游環線的建成,暢通全域旅游交通主動脈。預計投資2000萬元,建設旅游集散中心,重點景區景點實現智能導覽?!鞍凑战ㄔO一個、提升一個、創建一個的要求,梯次推進景區景點建設,補齊功能短板,采取旅游設施配套建設、服務品質提升、規范市場秩序三措聯動,著力提升旅游供給質量?!痹摽h文旅局局長郝根喜表示。
整合優勢資源 叫響紅色旅游品牌
“紅個彤彤的太陽照山川嘞,川口的人民心向毛主席……”這首民歌在川口人民之間廣為流傳。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率領中央機關,在岔上鎮川口村渡過黃河,到達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指揮全國戰略大反攻,使革命戰斗走向勝利,奠定了新中國誕生的基石。為紀念這一光輝歷史,該縣投資4170萬元建設了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地和陜北紅色文化資源的主要代表。這個集毛主席東渡紀念碑、東渡號紀念船、東渡黃河雕塑以及轉戰陜北浮雕于一體的公園,成為滔滔黃河邊上一個永恒的精神標志。目前,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已經被陜西省文物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的“金牌”講解員,27歲的宋金梅已記不清帶了多少批游客到此參觀?!皩ξ叶?,講解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游客們‘上完課’后,都會為那段崢嶸歲月動容?!苯衲?,該縣文旅局深入挖掘紅色旅游文化內涵,吸引全市各地廣大干部職工、學生等來此參觀游覽,感悟紅色歷史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紅色點燃發展激情。近年來,該縣將紅色文化融入全域旅游整體發展規劃,以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公園為載體,還原紅色歷史,再現革命事跡,著力打造黃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紅色革命紀念公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促進二磧觀光、漂流探險、溫泉洗浴、民俗體驗等諸多旅游元素與紅色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讓鄉土景觀、民風民俗、旅游產品、地方美食有效融入東渡紅色旅游,有力促進了紅色文化與全域旅游的融合發展。
打造優質旅游,促進高質量發展,品牌塑造不可或缺。在做好紅色旅游的同時,該縣還積極籌建打造吳堡縣國家黃河文化公園、辛莊課堂、紅龍城河山藝術區、柳壕溝黃河文化遺產公園等景區景點。
“吳堡縣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布點合理,文化屬性特點互補差異,連珠串線、優勢明顯。此外,還毗鄰山西,有成熟的游客資源市場,下一步,將采取營銷措施實現秦晉旅游資源聯動,通過加大資源整合開發、強化精品標準化升級、優化業態服務、做好公共服務等措施,不斷增強全縣旅游核心吸引力?!焙赂舱f。
加強文旅融合 提升景點內涵價值
人民作家柳青,是陜西文學的靈魂人物,也是當代作家的一面旗幟。能夠承載他創作精神的地方,如今又增添了一處——吳堡柳青文化園。
作為柳青故里,近年來,吳堡縣依托柳青文化品牌,著力打造柳青文化園。據介紹,該項目于2019年7月開始動工,2020年10月對外開放,園區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4550平方米,在20處院落77孔老窯洞里,設有柳青文學館、柳青故居、寺溝私塾、陜西作家館等,收藏并展陳了共計500余位陜西文學家的作品、珍貴手稿、電視實物資料等,致力打造“陜西文學第一村”。
“小時候就在寺溝村上過小學,從小耳濡目染柳青的故事,讓我對柳青這位大作家充滿了崇拜和敬意,是一位忠實的粉絲。從2006年開始,收集與柳青相關的歷史資料?!绷辔幕瘓@主任張永強說。談及文化園的發展,張永強思路清晰:下一步,將計劃和全國各大高校開展文化交流及研學活動等。事實上,柳青“研學基地”,正是以文化賦能,學習、繼承和發揚柳青精神,做實做足文化產業,使柳青文化園成為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個特色品牌,而這些特有的文化載體,可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景點價值內涵。
“沒建柳青文化園之前,村里幾乎不來外人。自從建起柳青文化園,村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來參觀的人也是一撥接著一撥?!痹诹辔幕瘓@旁賣包子、雞蛋的村民劉建飛高興地說,“現在鄉村游火起來了,我們也跟著沾了光?!?
“柳青文化園的建設既是發揮‘文旅+’效應的生動實踐,也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重要載體。今后,吳堡不僅要把寺溝村建設成為‘文學陜軍’的精神家園,更要讓柳青家鄉的父老在文化旅游產業的引領和帶動下,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更幸福?!焙赂脖硎?。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近年來,吳堡縣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以抓實旅游項目、培育核心景區、豐富旅游業態為突破,大力發展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康旅融合、教旅融合,做足“旅游+”的文章,打造該縣獨有的文化IP,真正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體驗文化、感悟文化,滿足精神需求。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聯系電話:0912-389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