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區縣動態
榆陽區251個村集體經濟實現“零突破”
發布時間:2021-12-21 09:02 來源: 榆林日報

       榆陽區針對農村資源分散、資金分散、農民分散等實際問題,遵循“三權分置”、推動“三變”改革、明確“三條路徑”、促進“三產融合”,整區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為全國首批推廣的20個先進典型之一,改革經驗寫入全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目前,全區成立鄉鎮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21個、村組集體經濟合作社412個,盤活資源性資產總額100.3億元,受益農民36萬人,實施“一戶一田”50萬畝。2020年,251個村集體經濟實現“零突破”,103個村年收入超過20萬元,166個村累計分紅2.38億元。

       ■主要做法

       (一)加強黨的領導,把握改革方向,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將農村改革、鄉村振興作為為民服務的大事、難事、急事,在基層班子配備、放權賦能、資金保障、政策配套等方面傾斜保障。把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際成效作為鄉鎮黨建述職考評的重要依據,剛性排出先進后進。把能不能扛起改革重擔作為選任鄉鎮班子成員的重要考量,重用了一批敢于擔當、銳意改革的實干家。榆陽區把加大“三農”投入作為財政第一選擇,“十三五”以來年均投入10億元,2020年達到14.8億元。

       (二)遵循“三權分置”,掌握改革原理,“三權分置”是中央繼“包產到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創新,榆陽區在趙家峁村先行先試,成功探索出一條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道路。明晰產權關系。扎實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給農戶頒發承包地經營權證,為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善、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奠定基礎。建立經營機制。遵循“三權分置”,圍繞“流轉土地經營權、盤活資源性資產”,按照“清產核資、界定成員、設置股權、制定章程、組建合作社、發放股權證”六步流程,建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機制,定人、定股、定機制。抓實增收產業。通過產改將土地、舊房產、資金等要素整合流轉到合作社,轉變思路發展鄉村文化旅游,集體資產9年間從“零”積累到7120萬元,2020年股份經濟合作社收入310萬元,分紅1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2萬元。2021年,趙家峁村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三)創新“三條路徑”,抓住關鍵破題,針對南北不同地理條件,創新推廣股份合作機制下的三條改革路徑。南部山區,重點推行確權確股不確地“整村流轉”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導農戶把土地經營權流轉到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整合資金、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后,“整村流轉”經營權配置給效率更高的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撂荒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北部灘區,重點推行確權確股確規?!耙粦粢惶铩钡馁Y源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采取“丈量登記、明晰權屬,統籌規劃、綜合治理,改良土壤、消除地差,互換并地、適度規?!钡淖龇?,提升農業規?;?、產業化、集約化水平。將二輪承包地涉及的3.3萬農戶的50萬畝零散耕地,整合為每戶只種“一塊地”,重構了傳統小農戶的生產方式,全區農業機械化率達到74%以上,補浪河鄉點連素村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成為全國先進典型;在此基礎上,引導農戶將林地、伙場地、四荒地、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等資源性資產折股量化,建成了一大批規模適度、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基地、田園綜合體和家庭農牧場。在城中村、城郊村推行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對已折股量化的,探索實行公司化運營管理,實現“管經分離”。

       (四)堅持一體推進,壯大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關鍵要把農民組織起來,嵌入全產業鏈,讓其分享增值收益。榆陽區堅持現代農業規?;洜I、全產業鏈發展,面向外部市場,著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啟動實施新興主導產業建設“三年行動”,大力發展30萬畝優質飼草、10萬畝優質果樹、10萬畝大漠蔬菜和100萬只榆陽湖羊、10萬頭優質肉牛以及中藥材、食用菌等一批特色產業,新增湖羊產能60萬只,主要由龍頭企業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最大單體基地15萬只,并建成百萬只屠宰加工線,2020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到82億元。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圍繞城鄉融合、發展全域旅游,推動生態建設、做大綠色經濟,以“中國美麗田園”景觀和“大美榆陽”文化旅游系列活動為載體,建成30多個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形成了全域布局、錯位發展、多點開花的良好態勢,年接待游客達到千萬人次,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堅持把“可流轉交易、可抵押融資、可收益分紅”作為衡量改革成效的基本標準,完成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60萬畝,向銀行注入風險補償金1000萬元,撬動農村產權抵押信貸1億元。2020年全區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7.4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00元。

       ■經驗啟示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關鍵舉措,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確保農民持續增收的根本之策。

       啟示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的治本之策,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經濟規律,堅持問題導向,創造性落實大政方針,因地制宜整區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調整了農村生產關系、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打通了城鄉協調發展、要素高效流動、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啟示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驅動鄉村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升級,應當運用系統思維、堅持生態優先、推進共治共享,堅持運用系統集成創新思維,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宅基地騰退、示范建設、鄉村治理等工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啟示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群眾增收、共同富裕,應當抓實產業發展、打造優勢集群、壯大集體經濟,堅持現代農業規?;洜I、全產業鏈發展,突出規?;?、綠色化、品牌化、智慧化,面向外部市場,著眼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群眾收入持續增加。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聯系電話:0912-3893665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