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政務公開
榆林市舉行2021年第四次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會
索引號 116108000160825732-G-2021-003044 發布日期 2021-12-07 10:03 發布機構 市政府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標   題 榆林市舉行2021年第四次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會

       12月3日下午,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政府新聞辦、市信用辦聯合舉行榆林市2021年第四次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會,邀請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執行局局長郝生華,國家稅務總局榆林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高世祥,榆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三級調研員白紅波,榆林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江濤,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偉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謝宏主持。各誠信榆林建設合作單位負責人、省級媒體駐榆記者站、榆林傳媒中心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發布辭

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執行局局長郝生華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首先,衷心感謝媒體朋友們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榆林法院執行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將全市法院執行工作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深入整治執行領域頑瘴痼疾,攻堅克難、真抓實干,頂住壓力、奮力前行,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截至11月15日,全市法院共計受理各類執行案件55407件,同比上升26.08%,執結44591件,同比上升24.7%,結案率80.48%,執行到位標的62.47億元,執行標的到位率38.45%。依法運用執行強制措施,凍結銀行賬戶420萬余個,查詢公積金、保險、婚姻登記等信息5萬余條,查封不動產1928處,查封車輛1163輛,限制高消費54865人次,限高率達57.18%,納入失信名單10586人次,司法拘留、拘傳5771人次,以涉嫌拒執犯罪移送19案21人次。今年以來,全市法院扎實開展“三秦颶風·2021”專項執行活動,創造性開展了涉金融、涉民生、涉小標的、涉農民工工資、被控財產處置、執行案款兌付、“兩終”案件清理等系列專項活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全年共受理涉民生、涉小標的、涉農民工工資案件11590件,執行到位1.7億余元,有力保障了民計民生和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累計受理涉金融案件6614件,執結5386件,切實維護金融秩序安全。累計網絡拍賣2056件,成交金額達10.8億余元。切實提高被控財產的處置率、溢價率、變現率,累計兌付執行案款22億余元。全市法院執行“雙進”指標持續保持合理運行水平,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審限內執結率、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終本合格率、執行案件執結率、保全率、案拍比、案訪比等指標均排名全省前列。但執行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問題,執行干警的執行能力、執行作風、執行方法還有待持續提高;被執行人干擾執行、規避執行、詆毀執行的行為還未徹底杜絕;全社會了解執行、理解執行、支持執行的氛圍還有待積極創造,對于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還要久久為功,持續推進。

       今天,我們通過榆林中院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28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涉及107個案件、153名自然人涉案總標的共計4718.7318萬元。請社會公眾在與被曝光的失信被執行人交往中持謹慎態度,規避交易風險,并對被曝光的失信被執行人財產線索進行舉報。

       這批失信被執行人的失信信息將同步通過“信用榆林”等各類平臺公開共享,屆時全市不動產登記、市場監管、金融機構等征信協助單位將在企業登記注冊、購買房產、銀行貸款等征信環節對其進行限制,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同時將限制本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153名被執行人出入境,作廢有效證件,限制其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行為。對于積極主動履行完畢的失信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將依法依規進行屏蔽和信用修復。在這里,我們還要正告那些抗拒執行、規避執行、詆毀執行的老賴和犯罪分子,立即停止違法犯罪行為,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人民法院必將堅決排除一切非法干擾,確保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行穩致遠。

       下一步,全市法院將繼續以“雙進”專項工作為抓手,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活動,不斷提升全市法院執行質效水平,著重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要持續加強執行強制措施運用,確實形成有效震懾力。全市法院將進一步加大強制執行工作力度,全面、精準、有效、密織運用各類強制措施,加大“查人找物”力度,加快財產處置速度,對符合條件的案件一律查控、一律臨控、一律限消、一律納失、一律懸賞、一律網拍,堅決形成打擊抗拒執行、規避執行、妨礙執行的高壓態勢,有力提高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率。

       二要持續開展執行專項行動,堅決整治執行領域頑瘴痼疾。全市法院要以開展“三秦颶風·2021”專項執行行動為統領,針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強的問題,認真開展“涉民生、涉小標的、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執行專項活動;針對財產變現不及時的問題,認真開展被控財產集中處置專項執行活動;針對執行案款管理不規范的問題,認真開展集中治理執行案件暫存款專項活動;針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問題,認真開展涉金融案件專項行動;針對干擾執行、拖延執行時有發生的問題,認真開展執行異議案件“回頭望”執行活動。近期,要全面推進集中約談被執行人、集中調查被執行人財產專項活動,確保執行領域頑瘴痼疾得到有效解決,不斷優化提升辦案質效,統籌推進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要持續規范執行行為、執行措施,著力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全市法院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執行工作“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建立依托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機制,切實加強對執行案件流程節點管控,按時、規范發出“三書兩令”的電子書和紙質書,及時進行線上、線下查控。靈活運用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為部分民營企業留有生存發展空間,充分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相統一。

       四要持續加強執行隊伍建設,確保執行工作正確政治方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要持續提高執行干警法律應用水平和攻堅克難能力、抗干擾能力、輿情應對能力、群眾工作能力。要不斷加強執行干警紀律作風和廉潔自律教育,集中整治消極執行、拖延執行、違法執行等問題。

       法院執行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司法權威的樹立,事關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下一步,全市法院將繼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加大執行力度、密織強制措施、提高執行威懾力,規范執行行為、轉變執行作風、提升執行質效,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法治榆林、平安榆林、幸福榆林做出榆林法院執行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發布辭

國家稅務總局榆林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高世祥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好!

       今年以來,我市稅務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信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誠信榆林”總體部署,進一步加強稅務領域的誠信建設,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有效打擊嚴重稅收違法失信行為,提高稅法遵從度,加強企業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聯合中共榆林市委宣傳部、榆林市社會信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制定了《榆林市誠信納稅“紅名單和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信息”發布方案》,采取多項激勵懲戒措施,進一步優化完善納稅信用管理體系,構建起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的稅收共治大格局。一方面優化守信激勵,強化對優質納稅人的信用增值服務,通過“稅銀互動”,幫助2329戶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15.61億元,讓企業把“看不見”的納稅信用變為“拿得到”的誠信紅利,為企業賦予了強勁的發展動能;另一方面嚴厲懲戒失信行為,曝光重大涉稅違法失信案件,通過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列入重點信用監管范圍等方式讓失信當事人承受失信聯合懲戒的成本。

       值得高興的是,此次“黑名單”確認中,我市只有14家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企業被列入到黑名單中,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5%,充分發揮了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措施作用,有效遏制當前虛開走逃(失聯)企業增多的趨勢,讓納稅信用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產。

       為進一步推進稅收誠信體系建設,提升社會誠信意識,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社會信用氛圍,我局將127戶A級納稅人列入信用紅榜,神木市神保石材有限公司、榆林弘勇易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14戶嚴重失信的納稅人列入信用黑名單并予以公布,希望通過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示范效應,讓更多的納稅人和社會公眾關注重視納稅信用,引導樹立守信經營、依法納稅的誠信價值導向,推進榆林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希望列入紅榜的納稅人再接再厲,樹好榜樣,引領更多企業恪守誠信,以誠信推動企業發展壯大,以誠信服務榆林經濟發展;我們也鼓勵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主體在徹底糾正失信行為并履行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前提下,接受誠信教育,主動做出守信承諾并按規定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下早日進行信用修復,消除不良社會影響。同時希望新聞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渠道加大對誠信納稅人的宣傳報道,形成崇尚誠信的社會氛圍和社會風氣,增強守信納稅人獲得感。榆林市稅務系統也將不斷提高依法治稅能力和水平,為企業誠信納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促進稅收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著力營造 “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環境。

       朋友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昌。誠信納稅不僅關乎企業的命運,更與國家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息息相關,我們希望全市所有納稅人都能做到依法誠信納稅,也歡迎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監督我們的工作,促進全市稅收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不斷向前邁進,助力榆林在新時代不斷追趕超越。

       謝謝大家!

發布辭

榆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三級調研員  白紅波

各位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人社工作特別是根治欠薪的關注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社局向大家匯報我市根治欠薪工作開展情況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落實情況。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共受理舉報投訴案件57起,為1077名農民工追回工資1531萬元。截至目前,市上沒有用人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因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被列入“黑名單”。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打贏2020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戰。按照中省要求,我市于2020年11月11日至2021年春節前,以快遞、網絡平臺企業、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為重點,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業實現“兩清零”,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抓手,以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八項制度”為切入點,以全面排查為手段,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本次專項行動,我市共檢查用人單位472家,涉及職工人數26527人,其中農民工人數22320人;查實存在拖欠工資情況的用人單位54家(其中,立案解決了5件,協調處理了49件)涉及人數896人,涉及金額1725.26萬元,基本實現了農民工足額獲得工資權益和就近就地過年的目標。

       二、立足工作實際,全力抓好《條例》集中宣傳。按照省治欠辦的要求,我市及時在全市范圍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集中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月集中宣傳,使廣大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對保障工資支付等相關法律法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深層的認識,有效增強了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的意識;廣大市場主體也明確了用人單位保障工資支付的權利和義務,有效規范了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進一步推動了《條例》落實落地,維護了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關愛農民工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責任擔當,全面完成2021年度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目標任務。按照省上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市從8月起進行了為期兩個月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堅持全覆蓋排查、多途徑化解、全周期管理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條例》宣傳貫徹、加大欠薪隱患排查化解、積極處置欠薪積案,力爭發現一批欠薪隱患、清理一批欠薪線索、執行一批欠薪案件,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本次行動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534 家,處理欠薪案件 83 件,累計為795 名農民工追發工資待遇 1259.8716 萬元,極大地提升了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

       四、堅決聞令而動,迅速啟動2021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11月5日召開了全國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按照會議精神、張紀南部長講話要求和省政府劉凱副秘書長及市政府李二中副市長的指示,及時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本次專項行動從11月5日起至2022年春節前夕,對查實的欠薪問題要在2022年春節前全部辦結完畢,要求各縣市區和市級相關成員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根治欠薪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條例》,依法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項整治,讓被欠薪農民工及時拿到應得的工資返鄉過年,確保本地區不發生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和重大負面輿情,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

       下一步,市治欠辦將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常態化工作,積極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完善失信約束,加強信用監管,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以上為我市今年以來根治欠薪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發布辭

榆林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劉江濤

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應急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對標年度工作計劃,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聚焦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及時有力有效排除整治安全生產風險隱患,保持了安全生產形勢的總體平穩,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學習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為抓手,持續推進全民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安全生產五進”“安全生產法宣傳周”“憲法宣傳日”等活動,通過印制宣傳彩頁、宣傳冊,制作展板,張貼掛圖、懸掛橫幅等方式,積極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共發放宣傳頁15.25萬份,宣傳冊4.36萬冊,宣傳品4.54萬件,掛圖展板4696幅(塊),懸掛標語1115條,接待群眾現場咨詢4.21萬人次。組織專題宣講活動114次,參與人數達1.3萬人次,利用榆林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宣傳推送1353條信息,累計瀏覽約15萬人次。全民全員安全素養和法律意識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狠抓各級屬地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修訂《榆林市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辦法》,增加了季度考核內容和黃牌警告適用措施,評分分值設置更加科學。注重安全生產過程管理,制定了《榆林市安全生產季度考核辦法》,明確要求每季度排名最后的縣市區(園區)和安委會重點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季度考核評估會上作檢查,并在第三季度已經開始實施,全面提升了各級各部門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攻堅、企業特殊作業安全整治、“反三違”專項整治、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夜查暗訪等一系列安全治理行動,強化事故企業特別監管,組織開展了三輪專家診斷隱患服務,并及時進行“回頭看”,督促企業全面完成隱患整改工作。

       四是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全員培訓。印發《榆林市2021年度安全生產全員培訓工作方案》《榆林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企業建立健全安全培訓檔案的通知》《榆林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安全培訓檔案的通知》,對培訓對象、方式、內容、督查、安全培訓檔案管理和考核進行了詳細安排。組織各縣市區、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和縣市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在西北大學舉辦了安全生產和防汛抗旱等內容的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全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監管水平。

       五是穩步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開展全市應急救援隊伍普查和考核分級工作,持續推進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榆林基地實訓基地和陜西消防人防訓練基地項目建設,推進全市總體應急預案修編工作,對全市各單位各類應急預案修編工作進行指導;組織開展全市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事故全省示范性演練工作,完成全市重點項目開工儀式等重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

       六是穩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印發了《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行業領域2021年度工作任務臺賬》,明確17個重點行業領域221項攻堅任務。對標對表全力攻堅,著力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制約安全生產的深層次、系統性的問題,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專項督查檢查,召開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督查通報會,對17個市級部門存在問題進行了現場交辦,和應急部研究中心對接積極籌備開展市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評估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督查檢查組1072個,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2668家(次),排查一般隱患27819項,已整改24264項,整改率87.2%;排查重大隱患30項,已整改29項,整改率96.7%;行政處罰1256次,責令停產整頓281家,暫扣吊銷證照企業32家,關閉取締10家,罰款5731.64萬元,約談警示383家,移送司法機關2人。1-10月份,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93起,死亡80人,同比分別下降49.7%、27.9%,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連續33個月未發生重特大事故,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

       按照《榆林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暫行規定》,將濟寧市子陽運輸有限公司、張家口犇馳物流有限公司、榆林市華瑞郝家梁礦業有限公司、陜西恒源投資集團電化有限公司等4戶企業列入市級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并通報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在列入“黑名單”管理期間,嚴格限制這類企業新增項目的核準、用地審批、證券融資等,銀行也將此作為是否貸款的重要依據,希望有關部門和各金融機構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嚴格按照要求,對失信企業進行聯合懲戒,促使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確保我市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升。

       維護社會誠信、保證安全生產,企業是責任主體、基礎和末端。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樹牢“紅線”意識,不斷強化“底線”思維,一旦違法違規必將受到嚴厲處罰。今后,我們將在安全生產領域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努力營造一個安全公平、誠實守信的生產經營氛圍,讓失信者在社會誠信體系的陽光下寸步難行,為誠信榆林建設貢獻力量。

       最后,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對我市安全生產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監督,希望大家繼續關心支持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為榆林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創造一個安全穩定有序的環境。

       謝謝大家!

發布辭

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張偉

各位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謝媒體朋友們對市場監管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今年以來,榆林市市場監管局深入推進“誠信榆林” 建設,積極構建以企業信息歸集為基礎,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信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F將我局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管工作開展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高度重視,夯實工作責任

       我局高度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精神,進一步完善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于6月7日印發了市場監管系統《2021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對今年的信用工作任務進行細化,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責任,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制度化、規范化,促進市場主體遵章守法、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全面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

       二、明確重點,推進監管抽查

       在“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中,我局堅持將社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放在首位,把群眾關切作為工作的重點,合理規劃抽查工作的領域、范圍和頻次,不斷提升行政執法工作效率。編制了《榆林市市場監管領域2021年度部門聯合抽查工作計劃》,從隨機抽查的事項范圍、任務、比例頻次等做出明確規定,共制定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計劃2批次29個,涉及加油站、糧食流通、農資、房地產、汽車銷售、生態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內容,真正把隨機性體現到監管工作中。同時,在認真梳理市場監管職能的基礎上,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制定抽查計劃219個,抽查檢查結果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100%公示。

       三、嚴格要求,全面開展“雙公示”

       嚴格按要求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平臺上公示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信息。并根據信用辦反饋意見,積極協調,對本部門的不合規公示信息進行修改、完善。截至目前,我局今年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平臺公示行政許可信息1869條,行政處罰信息28條。8月16日,由市信用辦、市審計局、北京安卓信用評估公司組成的第三方評估組對我局“雙公示”信息進行了評估。

       四、健全機制,加強分類監管

       堅持以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為抓手,以信用風險為導向,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重點行業持續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等級評價相結合,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對信用風險一般的市場主體,按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

       五、發揮作用,強化聯合懲戒

       一是切實加強對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管理,加大對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力度。截至11月30日,今年全市共有6169家企業違反《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99764家個體工商戶被標注為經營異常狀態;累計333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其中今年列入114家。這些市場主體將在投融資、取得政府供應土地、招投標、政府采購、評先樹模等多個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形成。二是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信用查詢工作。協助市扶貧辦對7批次79家扶貧產品供應商進行信用信息查詢,協助市人社局對2批次24家職工灶定點采購單位進行信用信息查詢,協助市工信局對申報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34家企業進行信用信息查詢,對我市90家十四運會接待酒店進行信用信息查詢,并將查詢結果及時反饋各單位。

       六、服務發展,做好信用修復

       根據《陜西省公共信用修復管理暫行辦法》《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為使失信主體深刻認識信用、理解信用和修復信用,加快整改,以獲得恢復誠信形象的機會,11月份聯合市信用辦對我局2021年度26家重點監管對象進行了警示約談和信用修復培訓,使信用修復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同時,支持服務企業發展,減少經營異常名錄庫存企業數量,截至今年11月30日,已有210家企業申請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立足職能,積極作為,扎實推進信用監管工作,助推我市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通過在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領域不斷探索,為維護全市市場經營秩序,服務榆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聯系電話:0912-3893665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